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于2001年5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初期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2016年9月,根據園區發展需要,報請蘇州市政府同意,園區規劃面積調減為19.78平方公里。作為保稅區最重要的配套工業園,近年來,園區依托口岸區位和功能政策優勢,搶抓國際化工產業轉移機遇,大力發展高端精細化工產品,逐步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管理、集約化開發之路,化工園已成為長江流域配套功能最完善、集聚效應最強勁、開發成效最顯著的化工區域之一,先后榮獲首批“全國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稱號,獲評“國家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示范區”,并連續多年被中國石化聯合會評為“中國化工園區20強”(排名第6)。2016年底,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在全省所有專業化工園區中首家通過規劃環評,綜合發展質效位居全省首位。今年以來,“化工園轉型升級”工作又被列入張家港市“四大路徑”重點課題,在市委市政府總體謀劃和科學指導下,園區正在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步伐。縱觀近年來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堅持高點定位原則,產業特色鮮明。一直堅持以國際化的視野來進行化工園的運作,堅持面向國際國內一流化工企業開展定點招商。從企業集聚來看,化工園已經吸納直接投資超過300億元,累計入駐企業2180余家(含化工市場配套公司),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0家,世界化工企業50強34家,其他跨國公司47家,年銷售超億元企業超110家,稅收超5000萬元企業32家。華昌化工、雙獅精細、東華能源、國泰華榮等一批本土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區鎮共有化工類企業114家(含化工生產、儲運類),其中化工生產企業89家,入駐化工園的化工生產企業就達85家,占比95%以上(區外4家將于2018年底全部關停)。2017年,化工園(79家企業)完成營業收入734.15億元,工業增加值207.22億元,入庫稅金22.06億元,利潤51.36億元。從產業鏈來看,園區已經形成了以揚子江石化、華昌化工、凱凌化工等為代表的丙烯深加工產業;陶氏化學(包含原道康寧)、瓦克化學、科幸化學等為代表的有機硅產業;以國泰華榮、天齊鋰業、森田化工、華盛新能源材料等為代表的鋰電池材料產業;以杜邦-旭化成、華奇化工、日觸化工、長華聚氨酯、盛禧奧聚合物等為代表的高性能材料產業;以PPG、佐敦、迪愛生等為代表的涂料及配套原料產業;以泰柯棕化、東馬棕櫚、發基化學等為代表的油脂加工產業;以霍尼韋爾、尤尼維訊、潤英聯等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以華昌化工、雙獅精細等為代表的基礎化工產業。
二是堅持綠色循環原則,園區環境友好。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始終秉承“生態立區”發展思路,始終把環境保護作為園區發展的生命線,編制了《化工園國家生態園區建設規劃綱要》、《區域循環經濟規劃》等一系生態建設列綱領性文件,并投入超10億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成了先進的污水與廢品處理中心、環保監控中心和廢棄物信息交換平臺,最大程度地減少了“三廢”排放,2010年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驗收,成為全國首家生態工業示范化工園區。為積極適應長江經濟帶大保護的總發展基調,去年區鎮合力攻克環評拆遷,全力以赴對上爭取,成功通過化工園綜合環評,成為全省第一家通過環評的專業園區。同時主動研究實施化工園轉型提升課題,聘請中國化工研究院加緊編制新一輪產業規劃編修和園區控制性詳規編修。同時,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審批中嚴格把關,主動拒絕重污染企業和落后產能入區,先后否決了一批投資總量較大的項目,做到了高起點規劃和高標準建設并重,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三是堅持綜合配套原則,載體平臺完備。在開發建設初期,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就立足長遠,大投入、高標準開展化工園發展載體建設。依托長江岸線資源,先后建成了一批萬噸級以上的專用泊位、年存儲能力超200萬立方的化工儲罐群以及大型熱電廠,并鋪設了通達全區的原料與熱力廊管輸送網絡。揚子江國際化工園還引進了以荷蘭孚寶、長江國際為代表的國內外一流專業化工物流企業,特別是江蘇化工品交易中心,入駐企業已達1000多家,年成交額超3000億元(含電子盤),已經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化工品專業市場。同時,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始終秉持安全第一原則,配備了國內領先的安全環保應急指揮中心和化工園特勤消防大隊,搭建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技術系統平臺,具備日常管理、風險分析、監測監控、預測預警、動態決策、綜合協調、應急聯動與總結評估等功能,有效滿足了園區對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和日常綜合監督管理的需要,保障了園區安全運營。同時,揚子江國際化工園斥資3.3億元建設了危化品道路運輸綜合服務中心,該項目占地約280畝,規劃有危化品停車位711個,是我國危化品停運和管理領域的最高標桿。
下一步,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將繼續按照“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要求,加快推進揚子江化工園轉型提升,努力爭創全國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典范。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將緊扣建設“國內最好之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細化工基地”這一總體目標,堅持高點定位,優化頂層設計,借助智庫外腦,以聯合中國石化規劃院修編新一輪化工園產業規劃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產業鏈條,明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經過前期調研、內部研討,目前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已初步確定未來將重點發展高性能材料、鋰電池材料/電子化學品、有機硅、涂料、精細化工(含油脂加工、潤滑油添加劑、表面活性劑、香精香料等)、傳統化工(頁巖氣)等六大板塊,作為下一步開展招商選資、集聚優勢產業的操作手冊,同時列出淘汰落后企業的負面清單,為有效推進騰籠換鳳、轉型升級提供科學依據,具體規劃修編計劃于上半年完成。化工園力爭用5到10年的時間,形成“一園多鏈”、“一園多特”的產業布局,加快建成產業特色鮮明、全面接軌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地標性化工園區。
二是突出補鏈招商,加速優質項目集聚。今年以來,化工園項目建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一批在建、在談項目順利推進,總投資超70億元的國際級香精香料、瑪頓重工、陶氏聚醚、華昌加氫基地等13個重大項目奠基開工,總投資超30億元的凡賽特新材料、易高石蠟一期、國泰超威、AAK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總投資54億元的霍尼韋爾中國工程研發中心、美國勝牌、亨通華西海工、勞倫士汽車改裝基地、瑞士北爾旗等7個重大項目簽約落戶。大連化物所產研院投入運行,中科院蘭化所華昌功能新材料研究院正式簽約,多維科技獲批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康得新石墨烯成功列入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保稅區獲批江蘇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機構合作,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超越摩爾產業投資基金,設立盛芯半導體材料基金。
三是突出轉型升級,提升園區產業層次。在立足園區規范化、智慧化建設,加快完成園區封閉化管理,升級管廊監控系統等園區配套設施的基礎上。繼續秉承創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著重打造“兩園一城”,即占地5.15平方公里的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園,占地1.49平方公里的碳纖維航空復合材料產業園和占地5.2平方公里的康得新未來城。“兩園一城”項目總投資1800億元,計劃到2025全部達成,屆時項目年產值將達到3000億元,成為引領性、顛覆性的全球先進高分子材料生態平臺。
四是突出騰籠換鳳,全力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完善產業升級與退出機制,強化落后低下產能淘汰,著力推進“廠夾居”搬遷,今年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已著力淘汰落后化工企業8家(主要集中于關停區外化工企業),動遷化工園區域農戶200戶。下一步,揚子江國際化工園將不斷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著力拓展產業承載空間,力爭到2020年確保化工企業100%入園、實現封閉式、精細化管理。
五是突出生態文明,致力發展綠色經濟。以江蘇省263專項行動為契機,有效推進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泄露檢測與修復工作,加快園區大氣自動監測預警站建設,不斷提升環保防護、污水管道配套水平。同步推進園區循環經濟建設,加緊編制《園區循環化改造方案》。積極推廣道康寧、瓦克化學等“環境開放日”等先進環保做法,進一步推廣園區企業清潔生產,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生態鏈、循環鏈,爭取獲批國家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