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片手机在线-九九99九九精彩网站-搜索黄色毛片-欧美色综合网站|www.ustblx.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家論壇>化學工業 > 《化學工業》專家觀點:我國石化化工行業低碳化發展研究報告
《化學工業》專家觀點:我國石化化工行業低碳化發展研究報告
日期:2022-11-18
點擊:0

李志堅,朱彬彬,龔華俊,喬 冰

 

       分析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發展面臨的政策、能源供給和技術創新等形勢;綜述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發展概況;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石化化工行業低碳化發展的戰略及預期進行了較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重點子行業低碳化發展的路徑。

 

1  我國石化化工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分析

 

1.1 政策形勢

 

       我國是石化化工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我國石化化工行業的發展,化石能源持續開采利用,環境壓力不斷增大,國家和有關地方政府部門先后陸續出臺了多個有關碳達峰、碳減排的文件,這不僅說明低碳化是我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石化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

 

       《意見》是黨中央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行的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覆蓋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是管總管長遠的頂層設計。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是"1+N"中的"1"。《意見》明確了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提出總目標:到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kW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發[2021]23號)(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在“1+N”政策體系中,是“N”中為首的政策文件。《方案》是碳達峰階段的總體部署,在目標、原則、方向等方面與《意見》保持有機銜接的同時,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相關指標和任務更加細化、實化、具體化。《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碳達峰關鍵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標。目標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相同。《方案》提出,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

 

       此外,還陸續出臺了以下相關文件:《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工信部聯節[2022]88號)、《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發改產業[2022]1264號)、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國務院《“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國發   [2021]33號)、國家發改委 《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發改環資   [2021]1310號)、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 [2021]1464號)、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發改產業[2021]1609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工信部聯節  [2022]76號)、生態環境部《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綜合[2021]4號)、財政部《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財資環[2022]53號)、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委《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銀發[2021]96號)等。

 

1.2   能源供給形勢

 

       我國能源安全保障進入關鍵攻堅期。能源供應保障基礎不斷夯實,資源配置能力明顯提升,連續多年保持供需總體平衡有余。“十三五”以來,國內原油產量穩步回升,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年均增量超過100億m3,油氣管道總里程達到17.5萬km,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2億kW,西電東送能力達到2.7億kW,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但同時,能源安全新舊風險交織,“十四五”時期能源安全保障將進入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新階段。

 

       能源低碳轉型進入重要窗口期。“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低碳轉型成效顯著,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9%,煤炭消費比重下降至5658%,常規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4億kW、2.8億kW、2.5億kW、0.5億kW,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

 

       總體看,近期我國能源安全問題較為突出,油氣資源不足、依賴進口的特征仍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中長期能源轉型已成為確定趨勢,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大幅下降,可再生能源利用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

 

1.3   技術創新形勢

 

       面對碳中和需求,我國將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前沿科技項目,推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裝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聚焦化石能源綠色智能開發和清潔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新型電力系統、節能、氫能、儲能、動力電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點,深化應用基礎研究。積極研發先進核電技術,加強可控核聚變等前沿顛覆性技術研究。

 

       總體看,面向碳中和的相當一部分技術仍處于研究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工業應用。石化化工行業未來需要在適應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電網、氫能、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方面加強新技術研究開發。

 

       詳細內容請見《化學工業》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