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片手机在线-九九99九九精彩网站-搜索黄色毛片-欧美色综合网站|www.ustblx.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家論壇>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石化化工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專用化學品行業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石化化工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專用化學品行業
作者:韓秋燕
日期:2018-12-05
點擊:0

  專用化學品,是區分于農藥、染料和涂料等的精細化工。我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我國化學工業的技術水平,為了便于行業管理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按產品的應用領域,確立了包括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劑、膠粘劑、造紙化學品、油田化學品、皮革化學品、電子化學品等十余個門類精細化工為專用化學品行業。由于專用化學品具有改進和提高相關應用領域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的特點,因此專用化學品的生產和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1 發展歷程

 

1.1 起步階段(1978-1990)

 

  自1978年改革開放起,我國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食品工業、飼料工業、日化工業、皮革工業、油田開采業和造紙工業等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生產也漸成規模,因此對相應的配套原料——專用化學品形成了規?;男枨?。在此情況下,自“七五”計劃起,原化工部開始制定專用化學品發展規劃,用以指導全國專用化學品的發展。由于專用化學品進入我國晚于農藥、染料和涂料,因此早期我國將專用化學品稱之為新領域精細化工。

  經過“七五”的發展,雖然專用化學品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相關部門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品種少,數量不足,產品質量不高,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有待進一步科研開發和應用開發。

 

1.2 全方位發展打基礎階段(1990-2000年)

 

  為了提高我國專用化學品產業的供應能力和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適應性,1989年4月,由原化工部計劃司和化工規劃院與中國城市化工聯合會共同組織在太原召開了《“八五”新領域精細化工規劃座談會》。經過對專用化學品各行業生產和需求分析,會議決定編制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化學品、造紙化學品、皮革化學品、油田化學品、電子化學品、膠粘劑、生物化工等十個行業的“八五”發展規劃。為了做好規劃,會議決定成立十個行業規劃調研工作組,對全國的專用化學品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和梳理,從而為規劃制定提供詳實的依據。經過半年的調研工作,規劃調研組基本摸清了我國專用化學品的實際情況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對行業“八五”發展目標、基本任務和產業發展政策及措施提出了建議。

  經過“八五”規劃的實施,全國專用化學品有了較大的進步,其中飼料添加劑中的賴氨酸、蛋氨酸和氯化膽堿等均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飼料磷酸鹽的生產能力達到了近20萬噸/年;批準使用了22個品類1135種左右的食品添加劑,檸檬酸、糖精、苯甲酸鈉、甜蜜素和食用色素等產品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供應國際市場;造紙化學品的生產初具規模,制漿用化學品、抄紙添加劑和涂布助劑均有產品供應市場,為國內造紙工業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支撐;隨引進裝置的陸續投產,國內工業表面活性劑生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能生產陰、陽、非離子和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含氟、含硅、含磷等表面活性劑,極大地滿足了日化、紡織、石油開采和煉制、農藥、印染等工業的需要。截至“八五”末期,全國磺化生產能力已超過45噸/小時,乙氧基化能力達到了22.2萬噸/年,磺化反應器類型、技術等達到了國際水平;水處理化學品作為節水和降低廢水污染所需的化工材料已成為專用化學品的重要分支行業,截至“八五”末期,全國已有各類水處理化學品生產企業100多家,生產的品種達100多個,已能大量替代進口產品,其中江蘇武進精細化工廠和南京化工學院武進水質穩定劑廠是國內兩家最大的水質穩定劑生產廠家,其產品不僅覆蓋了全國20%左右的水質穩定劑市場,而且部分產品還遠銷到美國和日本;膠粘劑是國內專用化學品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不含自產自用的脲醛膠,1995年全國膠粘劑的產量已超過100萬噸,總產值達50億元左右,較好地適應了建筑、包裝、制鞋和家具制造等產業的需求,但與國外比,仍存在產品數量少、產品檔次低、關鍵原材料短缺等問題;我國是全球最大皮革及其制品的生產國,1995年出口創匯超過了60億美元,皮革化學品作為制革和皮革制品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對于皮革產品檔次的提高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八十年代是國內皮革化學品的大量生產始于八十年代,截至“八五”末期,已有150余家生產企業,主要生產鞣劑、加脂劑、涂飾劑和助劑四大類產品,總供應能力接近10萬噸, “八五”期間陸續開發了“新型亞硫酸脂化加脂劑”、皮革柔軟劑OC、新型皮革補傷劑等產品,使得國內皮革化學品與皮革工業的適應性和配套性有所提高,為提升我國皮革產品的創匯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油田化學品是石油、天然氣的鉆探、采輸、水質處理及提高采收率過程中所用的一類助劑,對于促進資源回收和開采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具有重要作用。隨原油開采數量增加和油井數量的上升,國內油田化學品的需求不斷擴大,1995年,全國各類油田化學品的用量達到40余萬噸,其中用量較大的有破乳劑、聚丙烯酰胺、木質素磺酸鹽類、改性淀粉和羧甲基纖維素等產品,這些產品國內均具備了工業化生產能力,可以滿足需求,但在產品系列化、質量及生產成本等方面需要提高和改進;電子化學品一般泛指電子工業使用的專用化工材料,即電子元器件、印刷線路板、工業及消費類整機生產和包裝用各種化學品及材料。按用途可分成基板、光致抗蝕劑、電鍍化學品、封裝材料、高純試劑、特種氣體、溶劑、清洗前摻雜劑、焊劑掩模、酸及腐蝕劑、電子專用膠黏劑及輔助材料等大類。電子化學品是電子工業發展與進步不可缺少的材料。近年來,我國電子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1995年共完成2300億元左右的業產值,提前兩年完成了“八五”主要經濟指標。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為電子化學品提供了市場,但由于起步晚和生產技術難度大等原因,國內現有電子化學品的生產能力還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多數產品仍依賴進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子工業的發展。此外,隨生產規模的擴大,塑料助劑、橡膠助劑、催化劑等專用化學品的生產也在原有的基礎上,正在實現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

  在“七五”和“八五”計劃期間,原化工部先后在北京,濟南、上海、無錫、杭州等地建設了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電子化學品、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化學品、油田化學品、造紙化學品等研究開發中心,對國內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專用化學品進行生產和應用方面的研究開發,對我國專用化學品的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九五”計劃期間原化工部根據各省市不同的化工基礎和特點,在全國建立了南通、蘇州、無錫、中山、撫順、湘潭、臺州等十五個精細化工基地,每個基地分工不同,分別側重不同的精細化工領域。

  在“八五”形成的產業基礎上,“九五”期間全國專用化學品取得了更大的發展,產品品種和數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融合性進一步增強,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九五”末期專用化學品生產情況統計見下表

“九五”末專用化學品生產情況

行業名稱

企業數

產量(萬噸)

產品數

產值(億元)

飼料添加劑

>1000

100

110

90

食品添加劑

1000

200

1446

200

工業表面活性劑

300

70

1600

65

水處理劑

100

10

100

15

造紙化學品

100

18-20

220

20

皮革化學品

200

15-16

850

18-20

油田化學品

130

120

300

35

合成膠粘劑

2000

130

1100

100

電子化學品

>200

 

 

60

 

 

  雖然國有企業在我國專用化學品起比較關鍵的作用,但合資和鄉鎮企業也是我國專用化學品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許多國外公司在已形成的營銷網絡基礎上,利用其專有的技術和配方,紛紛開辦合資或獨資的專用化學品生產企業,產品涉及專用化學品化工的各個行業,如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皮革化學品、水處理劑、表面活性劑、造紙化學和膠粘劑等。鄉鎮企業利用各種優惠的投資和稅收政策,發揮其靈活的經營機制,敢冒風險不斷將科研單位開發的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促進了我國專用化學品的發展。

 

1.3 提升發展上水平階段(2000-2015年)

 

  在強大的需求帶動下,“十五”專用化學品產業規模繼續擴大,是全球專用化學品最為活躍的市場和投資的熱點,除電子化學品外,其他門類產品的市場滿足率均已超過80%。而且在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和石化原料供應能力不斷改善的情況下,中國專用化學品已走向國際,檸檬酸、糖精、香蘭素、飼用維生素、飼用磷酸氫鈣等產品已對國際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5年主要專用化學品生產情況統計

行業名稱

產量(萬噸)

備注

飼料添加劑

230-240

 

食品添加劑

260-270

 

膠粘劑

420-440

含非商品脲醛膠

表面活性劑

135-140

 

水處理劑

60

 

造紙化學

85-90

 

皮革化學品

35-40

 

塑料助劑

135-145

 

橡膠加工助劑

30-35

 

 

 

2005年主要精細化產品的出口情況

產品名稱

出口量(噸)

占全球貿易比重(%)

檸檬酸及其鹽

484891

80

乳酸及其鹽

20043

15

糖精及其鹽

15101

80

維生素C

76740

80

維生素E

23935

60

飼料磷酸氫鈣

400000

25-30

 

 

  “十一五”期間專用化學品繼續高速增長的勢頭,特別是在《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16號)的指導下,專用化學品對于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擺脫金融危機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9-2011年全國專用化學品制造業現價工業產值統計

年份

現價工業產值

(億元)

同比增長

(%)

占化學工業總產值比例

(%)

2009年

9901.4

16.8

25.21

2010年

13328.8

34.6

25.47

2011年

16440.5

23.34

24.85

 

  注:數據來自《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數據快報》

 

  截至2010年底,全國專用化學品自我滿足率已超過90%,特別是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劑和膠粘劑等行業,并且全球專用化學品市場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根據美國咨詢機構的研究分析,2010年我國專用化學品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二位,為全球總消費量的18%,僅次于美國。2010年底,國內主要專用化學品生產情況統計見下表:

  2010年全國專用化學品生產情況

行業名稱

產量(萬t

同比增長(%

飼料添加劑

410-430

7.0

食品添加劑

460-480

8.5

膠粘劑

800-820

9.0

表面活性劑

240-250

10.5

水處理劑

95-10

11.5

造紙化學

160

10.5

塑料助劑

270

10.2

電子化學品

21

5.0

皮革化學品

86

7.5

油田化學品

130-135

5.0

橡膠助劑

70.1

17.75

其他

160-180

8.0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專用化學品全面提升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在此期間,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領域發展的政策。其中,2011年3月27日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實施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明確提出:鼓勵發展改性型、水基型膠粘劑和新型熱熔膠,環保型吸水劑、水處理劑,分子篩固汞、無汞等新型高效、環保催化劑和助劑,安全型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納米材料,功能性膜材料,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電子氣、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細化學品的開發與生產。據此,“十二五”期間發改委和工信部開展了“專項”計劃,使得一批高端精細化學品的生產取得了突破,其中TFT-LCD用液晶材料、彩色電子成像顯影劑、太陽能電子漿料、超凈高純電子化學品、安全食品飼料添加劑以及綠色橡塑助劑等實現了國產化,使我國向成為精細化工強國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根據石化聯合會經濟數據統計資料,2015年全國專用化學品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達20672億元,占全國當年化工總收入的23.38%,僅次于基礎原料制造,是化工行業第二大部門。2015年,專用化學品共實現利潤1380億元,占全國化工總利潤的29.98%。由此來看,專用化學品的贏利能力居全國化工行業前列。

專用化學品主要指標對比

序號

指標名稱

2010年

2015年

1

產值(億元)

13039

20672

2

產量(萬噸)

3480

3800

市場滿足率(%)

93

95

 

 

1.4 打造專用化學品強國階段(2015起至今)

 

  進入“十三五”以來,專用化學品延續了“十二五”的良好發展勢頭,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1731億元,利潤1606億元,不斷在新產品和新技術上取得突破,包括光刻膠和新能源電池材料等。

2017年國內主要專用化學品生產與消費量統計

產品門類

產量

(萬t

消費量

(萬t

凈出口量

(萬噸)

食品添加劑

900

760

140

飼料添加劑

870

785

85

表面活性劑

295

280

15

造紙化學品

260

275

-15

水處理劑

250

240

10

電子化學品

70

95

-25

皮革化學品

150

160

-10

塑料助劑

530

520

10

橡膠加工助劑

135

115

20

油田化學品

120

115

5

膠粘劑

1400

1400

其中脲醛膠產量650-700萬噸。

建筑化學品

1405

1385

其中減水劑為865萬噸

 

 

 

2 經驗與不足

 

2.1 政策支持

 

  自專用化學品進入我國以來,為解決產品供應短缺,國家有關部門自1985年以來多次設立專項資金對飼料添加劑、電子化學品、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劑和造紙化學品等專用化學品生產項目進行支持,對國內專用化學品生產能力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2.2 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行業建設

 

  我國專用化學品是目前化工領域中民營資本占比最高的行業,達到90%以上,如全球行業知名的檸檬酸、飼用維生素、飼用氨基酸、水處理劑聚丙烯酰胺、電子液晶材料和高純電子濕化學品都是民營企業。

 

2.3 研發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足

 

  我國專用化學品基本上以在模仿國外技術和產品之上發展起來的,缺乏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而且由于技術和資金積累等不足,企業乃至全社會的研發基礎都薄弱,與專用化學品技術密集和產品更新換代快的適應能力差。

 

2.4 產品檔次與發達國家有差距

 

  雖然我國已基本解決了專用化學品有無的問題,但產品檔次落后于發達國家,因而導致最終產品的品質偏低,難以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2.5 缺乏行業領軍企業

 

  經過數十年的競爭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已形成了由少數企業主導和引領產業發展的競爭格局,如德國科萊恩公司顏料和色母粒銷售額達25億歐元,約占全球25%左右的市場份額;德國巴斯夫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專用化學品生產商,產品門類包括建筑化學品、電子化學品、工業清洗、特殊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和水溶性聚合物等,2015年的營業收入434.6億美元,占公司總銷售額的68%。而國內目前從事精細化工生產的企業有上萬家,存在企業規模小、生產集中度低、競爭無序等問題,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

 

3 發展展望

 

  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專用化學品的生產與消費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根據美國咨詢機構的研究報告,2014年我國專用化學品人均消費額為85美元,略高于世界平均70美元的水平,而北美人均為280美元,西歐為230美元,日本為350美元。由此來看,我國專用化學品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30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化生活的需求,為專用化學品發展提供了無窮的動力。

  此外,盡管我國專用化學品已具備了較強的供應能力,但與相關應用部門的要求仍有差距,特別是專用化學品作為制造業的添加劑和助劑,對制造業的生產進步和產品質量提高具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為了嬰幼兒的健康,塑料玩具的安全性,歐美已不允許在塑料玩具制造過程中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增塑劑;電子信息產品體積的縮小需要純度更高的電子化學品,集成電路板密度的增加需要更加耐熱的電子化學品;印刷技術的改變需要油墨等化學材料的變革,太陽能電池、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新型能源的發展也需要專用化學品的配合。

  總之,我國專用化學品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發展不僅是為了為制造業提供高質量的配套材料,同時也是提高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生產水平所必須的,是我國由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變為強國的重要支撐。為此,發改委與工信部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產業〔2017〕2105號)提出: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環保、綠色生產生活的需要,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關鍵領域,重點發展電子化學品、高性能水處理劑、表面活性劑等專用化學品。

  人口數量、生活水平和制造業規模及能力是決定專用化學品消費能力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未來專用化學品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為專用化學品創造了新的發展契機??偨Y開個開放四十年我國專用化學品從無到有再到大的過程,可以相信,在現有基礎上,再經過5-10年的努力,我國將會成為專用化學品強國。

  總之,我國仍是一個專用化學品大而不強的國家,未來仍需國家給予高度的重視,支持和鼓勵企業加強研發創新,使之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逐步走向全球專用化學品行的前列。

 

  作者聯系方式:電話010-64283569,郵箱hanqiuyan@ciccc.com